lanwei123:再相会–怀念杨弟兄(2011年4月2日)

  29号上午在练车场练车,中午12点30考倒桩,手机忘记带。 我一直是个考试焦虑的人,几次失误,信心磨得一点不剩,非常的紧张。

  中午12点准备去考场,小马看到了短信,对我说:“杨大哥上午走了”。一点不能相信,心堵得疼痛不已,眼泪流不停。

  24号得时候,他和我们说好,要来连云港,教我们如何带小组,带敬拜。我在心里已经想好了,他住在哪里,我要给他做什么吃的,有什么问题是我想问他的,虽担心他的身体,但心里盼望他能来,设想了很多很多。而他一直挂念这边的教会,多次的主动联系我们,问我们的需要。他总是很幽默,说在企鹅上见……

  本以为这周他可以过来了,他却走了……

  等待考试时,心痛不可抑,天气异常的晴朗,天空异常的明亮,而我以为那么重要、那么难过的考试,已经没有任何分量。眼泪模糊中去描杆,倒桩。

  那时,非常的担心头儿他们,知道同工们对他的感情, 祷告的时候,心里浮现出一句话:“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,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。” 

  晚上,怎么都睡不着,脑海中不停地浮现出他的声音,他的讲道,他坚韧的微笑。

  第一次和杨大哥有接触是在06年底,研一的第一学期,

  杨弟兄鼓励我们学习神学课程,良友圣经的录音,学的第一套是《符类福音》。

  他说,神学不是必须的,但它是一个拐杖,可以借用它走得更好;前面多少代基督徒的累积和经验,我们需要继承下来。

  当时学的时候,觉得很枯燥,没有什么得着。

  现在当自己起来服事,查经查《路加福音》,才恍然记起来,根基是那时候打下来的,几卷福音对比起来查、比喻的意义,等等等等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学习这些神学,要考试的,那时信得非常的混沌,糊涂,每次考试总是倒数第一名,杨大哥会带着我们探讨这份个课程,分享。那时杨弟兄声音洪亮,铿锵有力。因为成绩的问题,我觉得非常丢脸,不敢抬头,不知道他都讲了些什么。但是最后,他会留出几分钟来,对我说,我记的很深刻的是他说:“LWW,不是这样的,形式一点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内在。”

  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,很痛苦很艰难。杨大哥问过我几次,没怎么和他讲,那时很怕他。有一次头儿说,杨大哥一直关心着你,总为你祷告。我哭了。很多事情,他好像不知道,或者我以为他不知道。却不是这样。

  后来他身体不好,去美国治疗,我的一个好朋友的母亲得了脑瘤,我向他询问的时候,他在美国做了很长的录音,托人发给我。

  从美国回来后,他的身体状态不错。那段时期是我在学生团契的黄金时期,他给我们很多的讲道,很多的探讨,很多他写的文章。他有很多很多的信息想和分享给我们,他总在呼召,起来服事,和神的计划有份。

  后来他的身体再次恶化,肿瘤转移到肺,几次肺里大出血,命悬一线。

  但他还在坚持讲道,有一次和我们分享从他得病,到他的信仰,被神呼召使用,建立教会,分享他一次次在病中的经历,他说他很想放弃,对他来说死了比活着容易的多,但是他不能放弃,最后的一棒他还要坚持走下去,完成神的托付。他说,每一天的生活都要靠着神的恩典,否则他走不下去。

  寒暑假的时候,小组会走出去传福音。他说,在走出去的时候,可以经历到神的恩典和同在。他说,我们作基督徒不能总做一个得、得、得 ,要恩典的基督徒,要学会舍。 汶川大地震的时候,他的讲道的主题,是为他们祷告,然后就去为他们做。地震过去很久了,大家都淡忘的时候,小组还去默默地做了很多。

  杨弟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基督的生命,还有情感,思考, 见证。

  和他很少面对面的交流,而他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生命。很想这一次和他讲话,交流,听他睿智的话语,可是不能够了。等他走了,我才意识到,他是神放在我们生命中,多么宝贵的礼物。

  31号凌晨2点多,和弟兄姐妹开车去参加他的追悼会,可以安慰的是,神把那么好的弟兄姐妹再放在我的生命中,我要好好的珍惜。

  那么多人从各地赶来送他,那么多人爱他。

  当我看到他的照片的时候,眼泪流个不停,我的脑海中,不断的回想起,当他失去声音时,他的讲道,“有一天,我会不在这里,但是上帝一直与你们同在,你们不要伤心,也不要难过。”他讲的很温柔,很不舍。

  而我从来没有想到,他会真的离去。

  我的心没有一时停止盼望,他又来到我们中间,微笑着对我们讲他怎么战胜死亡,鼓励我们继续向前。

  看到他安详的躺在那里,比最后一次见他又瘦了那么多那么多。

  杨弟兄才华横溢,生活得艺术,他热爱梵高,热爱音乐,深谙文学、历史。

  不会忘记他给小组分享《文森特.梵高》。他曾想为我们做一系列艺术的讲座,可是由于身体的原因,未能实现。

  他说,上帝很看重文字事工,圣经是上帝留在世界的文字。

  杨弟兄一直笔耕不辍,鼓励我们把生活中的见证写下来。

  

  神给了他软弱的身体,却给了他强健的灵魂。  

  他这软弱的身体,见证了耶稣基督。他的生命成为了我们的祝福。

 

  雪松说,杨弟兄知道我们开始事奉了,一定很高兴。

  一定是这样,所以连云港的教会也成为了他的挂念,成了他未竟之事。

  是的,如果不是在杨弟兄的影响之下,我们可能不会走上这条路。他一直在挑战我们,在影响我们,在训练我们成为基督的门徒。

         

  在追悼会上,看着他的照片,想起他的鼓励,我心里默默下了决心

  不做麻木的基督徒, 忽略了情感,主见; 看重生活的艺术。

  不放弃音乐事工,也不放弃对文字追求。

  像他一样,谦卑自己,对主至死忠心。

 

  心仍然痛,但我知道到见主面的那天,我们一定再相见。

此条目发表在追忆斯人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